一年四季总是手脚冰冷,调理注意这四点!
一、起居养生
早卧晚起
冬季起居养生应遵循一个大原则,《黄帝内经》所言:“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,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。
因此,我们需要做到早睡晚起,日出而作,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而衣着的过少过薄、室温过低即易感冒又耗阳气。反之,衣着过多过厚,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,阳气不得潜藏,寒邪易于侵入。中医认为:“寒为阴邪,常伤阳气”,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,赐予自然界光明于温暖,失去她万物无法生存。同样,人体亦是如此,冬季起居调养切记“养藏”。
御寒保暖
冬季着衣应以保暖为第一要务,尤其是头颈、背、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,更要倍加呵护。最好戴上帽子、手套,扎上围巾等,民间有“冬天戴棉帽,如同穿棉袄”的说法,提示我们冬天注意头部保暖的重要性。中医认为,头被称之为“诸阳之会”,如果头部受寒后,人们会出现头痛头晕等表现。而背部是人体的阳位,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,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,对人体起着防御外邪入侵的屏障作用。俗话说“寒从脚下起”,若脚一旦受寒,抵抗力会下降,导致上呼吸道感染。
热水浴足
现代医学认为,脚是人体的“第二心脏”,脚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,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足上都有相应的投影,连接人体脏腑的12条经脉,其中有6条起于足部,脚是足三阴之始,足三阳之终,双脚分布有60多个穴位与内外环境相通。如果能坚持睡前用热水洗脚,能刺激这些穴位,促进气血运行、调节内脏功能、舒通全身经络,从而达到祛病驱邪、益气化瘀等作用。
一年四季总是手脚冰冷,调理注意这四点!
二、饮食养生
“食温热忌寒凉”:宜选用温补脾阳、温肾阳为主的食物,如羊肉、牛肉、鸡肉、虾、韭菜、生姜、糯米、芡实、桂圆、核桃、栗子、腰果、松子等。忌食或者少食生冷、苦寒食物,如螃蟹、海带、紫菜、芹菜、苦瓜、冬瓜、西瓜、香蕉、甘蔗、梨、绿豆、绿茶、冰冻饮料等。切记,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寒凉之品。
三、情志养生
使志若伏匿
中医认为,肾主水,藏精,在志为惊与恐,与冬令之气相应。《素问?六节脏象论》曰:“肾者主蛰,封藏之本,精之处也。”心主火,藏神,只有水火相济,心肾相交,方可神清心宁。因此,在小寒之时,应调养心肾,以保精养神。《素问?四气调神大论》指出:“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。”就是要人们避免各种不良的干扰刺激,处于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”状态,方可使心神安静自如,含而不露,秘而不宣,给人以愉悦之美。
沐浴阳光
冬季寒风凛冽,阴雪纷纷,易扰乱人体阳气,使人萎靡不振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冬天日照减少,易引发抑郁症,使人情绪低落,郁郁寡欢,懒得动弹。为了避免以上情况,在阳光较好的时候,我们尽量到外面多晒太阳。
太阳是万物之源,生命的繁衍生息都离不开它。但它更是最天然的“保健品”。中医有“采日精”的说法,就是采集阳光以生发清阳之气,驱散体内的浊气,这就是所谓的补阳气。不仅可以温煦阳气、驱散寒气,还能条畅气机,改善抑郁情绪,促使体内气血流通更加顺畅,达到延年益寿、延缓衰老的作用。
四、穴位养生
关元穴
定位:关元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当脐下3 寸。
命门穴
定位:
命门位于腰部,当后正中线上,第2 腰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操作:两穴均可采用温和灸(点燃艾条或借助温灸盒,对穴位进行温灸,每次10 分钟。艾条温和灸点燃端要与皮肤保持2~3 厘米的距离,不要烫伤皮肤。)温和灸可每周操作1 次。关元穴还可采用掌根揉法(用掌根着力于穴位,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活动),按揉每穴2~3 分钟,每天1~2 次。也可配合摩擦腰肾法温肾助阳,以手掌鱼际、掌根或拳背摩擦两侧腰骶部,每次操作约10 分钟,以摩至皮肤温热为度,每天1 次。